文艺类图书引人瞩目
据《科学时报》报道,2000年北京图书订货会的第一天就下起了大雪。这天,作为订货会的活动之一,作家出版社的“2000年新书发布会”请了七位“作家”坐上主席台与读者、媒体见面。然而颇出人意外的是,这七位“作家”中,端坐正中的三位分别是:赵忠祥、敬一丹、王路遥老中青三代明星级节目主持人。无独有偶,文化艺术出版社的展台上,三浦友和的招贴画独领风骚,占了绝大部分位置。
据大会组委会发言人黄国荣透露,今年书店订货的总码洋为15.7亿元,此次订货会总的特点是新书比往年多,而且每本书都有颇为吸引人的视角,进入文艺类图书排行前10名的有作家出版社的余秋雨散文新作、春风文艺出版社的《无知者无畏》和《比如女人》、光明日报出版社的《读书毁了我》和《逆风飞?》等。
据《中国青年报》记者桂杰报道,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的初评工作静悄悄地结束了。各大出版社、各省作协、大型文学刊物选送参评的长篇小说有138部之多,初评任务十分繁重。由20多位评论家、编辑组成的审读小组,几个月来和案头厚厚的作品朝夕相伴,全力阅读。
记者打电话询问一些知名作家,他们显然对评奖不关心。著名作家张贤亮是中国作协主席团的成员。他“非常抱歉”地告诉记者:“真的不太关注,可能一些评论家和一些领导关注吧?”第二届获奖的作家刘心武说:“我觉得这件事好像和我没有关系,也不大关心。要不是你说,我都不知道还在评。”
青年文学爱好者反应则不同。北京大学中文系学生陈珠珠说:“关注这件事。毕竟是大奖嘛!如果给我两本长篇小说让我从中挑选一本读,我肯定选获过茅盾文学奖的。”
业内人士呼吁更多人充分利用这一信息资源
据《文汇报》记者李鹏飞报道,“今日作家网站”(www.jrzj.com.cn)在推出“文稿交易”专栏后,日前已完成了国内首批7部文稿的交易、出版工作。一部分出版商已经注意到网上的文稿信息,但业内人士指出网上的文稿信息浪费严重,呼吁更多的人来充分利用网上信息资源。
“今日作家网站”是中国作家协会创建的综合性文学网站,主要介绍中国作协及其会员的工作、创作情况。去年底就筹建“文稿交易”这个专栏,免费为自愿“登台亮相”的作家、批评家发布书稿信息,到日前为止已有200多位作家、批评家跻身其中,大多数作者想出书,还有不少是希望出卖版权、再版或改编影视等,著名的作家有周大新、林白、叶文玲、殷慧芬、王晓玉、杨匡满等。
据“今日作家网站”经理袁继彦女士介绍,首批成交出版的7部作品大多比较通俗,全部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,长篇小说有江苏省李雪明、陈祥志的《剑魂》和辽宁省苗新生的《患难情缘》,中篇小说有河南省彭忠彦的《天爱》,此外还有两部短篇小说集和一部挺“高雅”的诗集。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先在网上看到这些文稿的简单信息,然后与网站取得联系,调看了各部作品的“内容提要”,认为比较满意后,才与作者接触,最终决定正式出版。因为网站是免费服务的,也就不存在收取“中介费”等手续,作者与出版社都很省事。
这种网上“文稿交易”和传统的“文稿交易会”相比,有哪些好处呢?鲁迅文学院副院长白描先生说,他自己就参加过1993年举办的“中国首届优秀文稿竞价活动”,他的《荒原的种子》以17万的价格拍卖给山西省的一家电视台,被拍成30集电视连续剧《遭遇昨天》。当时举办那次活动有一个庞大的组委会,提前好几个月就做准备工作,资金投入也相当大,有几千部作品报名参加,最终只成交了11部。现在利用网上来发布文稿信息,大家只要鼠标一点就可以知道全部信息,并且还可以让国外出版商来参加,和以前相比当然有着天壤之别。
王朔以二千三百八十二个页面居榜首
据《文汇报》报道,网上阅读文学作品已成风气,而多如牛毛的作家中谁最受网友青睐?日前有关方面在网上采用网页检索的方法,对各作家在中文网页中出现的次数进行了统计。
统计结果是:在内地当代在世的作家中,王朔以2382个页面居首;余秋雨有1469个页面;和网络转载文学作品叫板的王蒙,有1333个页面;苏童和余华,就像被同时提起一样,一个941,一个947;贾平凹有915页。其余张贤亮、刘震云、张承志、林白、刘恒等都票数稀少。
香港和台湾作家中第一名是金庸,有10761个网页;第二名是三毛,有4830个;琼瑶占3577个网页。
已故作家中,鲁迅得了头筹,有9874个页面;老舍紧随其后,有2789个;张爱玲也很有市场,有2766个,和老舍不相上下;而钱钟书刚走不久,也有1960个页面。
“网络文学奖”推迟揭晓有隐痛
据《钱江晚报》报道,原定于去年12月中旬就该公布的首届“中国网络文学奖”被推迟到今年1月20日揭晓。据称表面原因是参赛作品过多,评委来不及仔细审阅作品。但也有人透露是因为许多概念不明确,更有不少“网虫”不买评委们的账,主办单位需对颁奖后网上的反映作好充分的对策准备。
有关专家认为评选“网络文学”的时机在我国尚不成熟。首先,究竟什么是“网络文学”,目前争论有三。第一种意见认为只要是上网发布的文学作品都算。但这样势必会由传统文学样式唱独脚戏,而无任何网络特色。第二种意见认为只能限于描写网络生活的作品。但这种“题材决定论”只会把网络文学的圈子越写越小。第三种意见认为必须是“网络作者”写的作品,但对此如何鉴定却是个很大的难题。
从网络调查中看出,不少“网虫”对由王蒙、刘心武、张抗抗、莫言、谢冕等七位知名作家组成的评委会感到“滑稽”和“不能理解”。因为他们几乎是清一色因写书成名的传统文学作家,对网络文学知道多少值得怀疑。评委之一的莫言自己说连一次网都没有上过。由这些评委审评,不仅难以评出真正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,而且也伤害了网民们的感情,此外,按何种标准进行评选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。诸如这些重要问题都没有很好考虑,就匆匆主办这种活动只能令人产生商业炒作的疑虑。
据《文汇读书周报》报道,历史学家黄仁宇1月8日在美国纽约寓所附近的电影院与妻子格尔看电影时,突然心脏病发作,送医院急救无效逝世。黄仁宇1918年出生于湖南长沙,曾在纽约州立大学、哥伦比亚大学任教,并担任过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,对中国现代化问题有深入讨论。他曾参与《明代名人录》和剑桥中国史中关于《明史》的编纂,深谙中国古代官僚对于整个中国文化的影响,在此基础上撰写的《万历十五年》广受学界好评,有人认为他的这一描述和研究历史的方式,开创了“大历史”研究的新路,也影响了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不少研究者。近年,北京三联书店等多家出版社曾陆续推出他的《资本主义和二十一世纪》、《中国大历史》、《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》等著作。黄仁宇生前表示他不写回忆录,但已出版的《关系千万重》一书涉及许多个人家庭故事与回忆,是了解黄仁宇其人其事的珍贵读本。